深夜的警灯是迷途者的灯塔,清晨的蓝衫是危难时的旌旗。在那些看似细碎的警情里,总有一双手能接住坠落的信任,总有一盏灯愿照亮回家的沟壑。当诈骗话术撞上少年赤诚,当蒙蒙细雨遇见温暖的手掌,当遗失的养老钱重回颤抖掌心,那些穿梭于湖北鄂州市西山街巷的藏蓝身影,正用温情的经纬线,编织着人间最朴素的平安图腾,让我们一起走进鄂州市公安局鄂城区分局西山派出所的温暖瞬间。
第一章:反诈少年与奶奶的虚惊一场
“奶奶,警察叔叔说过,缴费二维码不能扫陌生人!”
近日,西山派出所民警成功劝阻了一起以“补课费、资料费”为由的电信诈骗,保护了一名中学生及其奶奶的财产安全。
3月18日,初三学生小张的奶奶正哆哆嗦嗦点开自称“学校老师”的电话发来的链接。骗子以“紧急缴纳补课费和资料费”并要求通过银行转账支付为饵,企图榨取祖孙俩的积蓄。银行工作人员发现异常后,立即报警。了解具体情况后,值班民警当即联系小张的班主任和学校领导核实,确认学校并未要求缴纳此类费用,判断这是一起典型的电信诈骗。经过民警的耐心解释,小张和奶奶这才意识到险些被骗,还好虚惊一场,他们对民警的及时帮助表示感谢。
警方提醒:家长和学生接到涉及费用的电话或信息时,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切勿轻信陌生来电,避免财产损失。
展开剩余72%警方呼吁公众提高警惕,谨防以“补课费”“资料费”等为由的诈骗行为,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报警求助。
第二章:花坛边的“生命速递”
3月13日,一个毛毛细雨的早晨,李阿姨晕倒在花坛边。李先生在鄂州火车站客运中心公交车站路过时,发现李阿姨躺在花坛上,情况不明,遂紧急报警。
接警后,民警们反应迅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到达现场后,民警立刻查看阿姨的状况,只见阿姨意识模糊,情况危急。民警一边维持现场秩序,避免过往行人与车辆对阿姨造成二次伤害,一边迅速寻找能联系家属的线索。幸运的是,民警在阿姨身边找到了手机,并通过手机成功联系上其家属,告知具体情况。
与此同时,民警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很快,救护车呼啸而至,医护人员对阿姨展开了初步检查与救治,随后将阿姨抬上救护车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民警在现场一直陪伴,直到确认阿姨被顺利送往医院,才离开现场继续投入日常工作。
第三章:解码失物背后的归途密码
巡逻民警捡到的黑色挎包里,有一捆崭新的纸币,身份证、银行卡和一些重要文件,民警根据这些线索,最终找到了这些物品的主人———一位八十岁的老爹爹。
3月16日,西山派出所民警吕望带领三面像警务站值班人员在辖区例行巡逻途中,在路边发现有一个黑色挎包。民警立即上前查看,发现包内装有8000元现金以及身份证件等。考虑到失主可能正在焦急寻找,民警便迅速通过包内的身份证信息联系到了失主李爹爹。
李爹爹接到电话后,立即赶到西山派出所三面像警务站认领。经核实身份后,民警将挎包交还给他。李爹爹激动地说到“我刚取的钱放在包里还没装热乎就掉了,正焦急万分呢,还好被你们警察捡到了,要不然我今天真不知道怎么过!”
西山派出所民警提醒广大市民,外出时务必保管好随身物品,避免遗失。同时,市民如捡到他人遗失物品,应及时联系警方或相关部门,共同营造和谐友爱的社会氛围。
尾声:人间灯火的守望
诈骗分子不懂,为什么少年能立马识破他们的把戏;数据算法难解,为什么温情的手在绵绵细雨中给人向上的力量;科技终难参透,为什么耄耋老人看见那身藏青蓝就安心。这些问题的答案,藏在派出所那一面面的锦旗里——没有歌功颂德的烫金大字,只有平凡群众的心声。或许真正的平安,从来不是宏大的叙事,而是谎言肆虐时少年挺直的脊梁,是细雨绵绵时伸出的援助之手,更是那些被遗忘的钱币,最终温暖地落回布满皱纹的掌心。
万家灯火处,藏蓝永为灯。(通讯员:成舒)
发布于:湖北省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